4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校内实训室建设。注重校内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的要求,以“集成、共享、开放”为目标,整合现有专业群实训资源,新建和扩建了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训室、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室。从而满足了课程教学需要,兼顾了专业群内不同专业和不同工种教学需要,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教师科技开发与对外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员工培训与技能鉴定的平台,成为江苏省机电工程类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工程技术研发和服务中心。具体校内实训室建设成果,见表10所列。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开出实训项目 | 服务课程 |
1 | 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中心 | 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电路的接线与调试、电动机星-三角启动控制电路的接线与调试、自动往返小车控制电路的接线与调试、PLC控制皮带运输机的接线编程与调试、PLC控制机械手运行的接线编程与调试、PLC控制轧钢机的接线编程与调试、PLC控制立体车库的编程与调试、变频器参数设置实训、变频器运行控制实训 | 电气控制与PLC 、组态控制技术、变频器应用技术、传感与检测应用技术、高级维修电工考证培训、PLC程序设计师考证培训、PLC应用技术实训 |
| |||
2 | 虚拟仿真实训室 | 机器人综合实训,单片机实训,CAD/CAM实训 | 机器人应用基础,c语言应用、单片机应用技术 |
| |||
3 |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室 | 运动控制技术实训, 传感器应用技术实训, 多段速度控制实训, 单轴伺服位置控制实训, 伺服控制器参数整定实训 | 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PLC控制技术,自动线安装与调试 |
|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见表11
序号 | 实习基地单位名称 | 企业 等级 | 建设 时间 | 服务专业 |
1 | 徐工集团 | 特级 | 2012.03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2 | 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0.03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3 | 徐州五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1.11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4 | 徐州卷烟厂 | 一级 | 2011.10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5 |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2.10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6 | 徐州晨皓矿山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1.11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7 | 中煤第五建设公司 | 一级 | 2011.09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8 | 江苏常发集团 | 一级 | 2007.3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9 | 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1.12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10 | 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1.02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11 | 江苏瑞奇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1.08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12 | 圣戈班(徐州)铸管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0.02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13 | 布兰肯金属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1.08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14 | 徐州科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1.03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5 | | 一级 | 2010.05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6 | 徐州美驰车桥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1.07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 |
17 | 徐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1.06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 |
18 | 南通科技 | 一级 | 2011.04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19 | 青岛啤酒(徐州)彭城有限公司 | 一级 | 2009.05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 | 徐州协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1.05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21 | 南京易思胜特机电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0.08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22 | 徐州绿健乳业有限公司 | 一级 | 2008.09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23 | 徐州金枫液压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0.10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4 | 徐州锻压机床厂 | 一级 | 2007.11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 |
25 | 徐州云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级 | 2010.12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26 | 华东机械厂 | 一级 | 2011.08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7 | 赛摩集团 | 一级 | 2010.09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5 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1.为学生、行业和社会开展技能鉴定。依托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面向学生和社会开展维修电工、PLC程序设计师、数控操作工、车工、铣工等培训或鉴定,共计6000人次。
2.依托机电研究所,发挥师资和设备优势开展技术服务。校企共建省级混凝土机械研发中心,开展横向课题、科技服务工作,共计完成产值超过1000 万元。推广科技成果2项,申请专利20项,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革新技术标准、完善操作规程、贯彻行业新规范,使企业的新技术、新方法可以在实训基地内进行试验、改进,并在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降低企业决策风险,节约企业运行成本,如仇文宁老师为徐工集团工作主持XZJ5260THB36混凝土泵车、HZS50混凝土搅拌站等6个产品开发项目,经济效益近亿元,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
3.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为了提高企业中技术人员的从业水平,以专业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升级能力,适应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开展面向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提供技术与管理的岗位能力培训工作,先后为徐工集团、中煤五建一处、中煤五建三处、中煤五建三十一处、江苏中烟集团提供了技工培训、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岗位培训1600人次。
6 带动专业群整体水平的提高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的重点建设,带动电气自动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建设,实现教学团队、专业平台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带动并促进整个专业群的发展。
四 预算执行
按照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附件);资金使用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原则实行项目管理;中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实习条件改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实训实习耗材补贴、实习意外伤害保险等,合计占比55%;中央补助资金未用于基本建设、人员经费和化债等与项目实施无关的其他支出;本专业中央补助资金用于设备购置方面的支出为45%。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项目预算总资金1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2万元,学校自筹建设资金2万,具体建设资金执行情况,见表1所列。
表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资金执行情况一览表
建设内容 |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 |||||||||
合计 (万元) | 中央财政 (万元) | 行业企业 (万元) | 其他 (万元) | |||||||
预算 金额 | 完成 金额 | 比例(%) | 预算 金额 | 完成 金额 | 比例 (%) | 预算 金额 | 完成 金额 | 比例 (%) | ||
人才培养模式 | 15.1 | 10 | 10 | 100 | 2 | 2 | 100 | 3 | 3.1 | 103.3 |
合 计 | 15.1 | 10 | 10 | 100 | 2 | 2 | 100 | 3 | 3.1 | 103.3 |
2 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建设
本项目预算总资金6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资金50万元,学校自筹建设资金15万,具体建设资金执行情况,见表2所列。
建设内容 |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 |||||||||
合计 (万元) | 中央财政 (万元) | 行业企业 (万元) | 其他 (万元) | |||||||
预算 金额 | 完成 金额 | 比例(%) | 预算 金额 | 完成 金额 | 比例 (%) | 预算 金额 | 完成 金额 | 比例 (%) | ||
课程体系建设 | 10 | 10 | 10 | 100 | 0 | 0 | — | 0 | 0 | — |
课程建设 | 20.5 | 15 | 15 | 100 | 0 | 0 | — | 5 | 5.5 | 110.0 |
教材建设 | 16 | 10 | 10 | 100 | 0 | 0 | — | 5 | 6 | 120.0 |
教学资源 库建设 | 20 | 15 | 15 | 100 | 0 | 0 | — | 5 | 5 | 100.0 |
合 计 | 66.5 | 50 | 50 | 100 | 0 | 0 | — | 15 | 16.5 | 102.3 |
3 师资队伍建设
本项目预算总资金4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资金25万元,行业企业投入3万元,学校自筹建设资金12万元,具体建设资金执行情况,见表3所列。
建设内容 |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 |||||||||
合计 (万元) | 中央财政 (万元) | 行业企业 (万元) | 其他 (万元) | |||||||
预算 金额 | 完成 金额 | 比例(%) | 预算 金额 | 完成 金额 | 比例 (%) | 预算 金额 | 完成 金额 | 比例 (%) | ||
师资队伍培养 | 25 | 20 | 20 | 100 | 0 | 0 | — | 5 | 5 | 100 |
兼职教师 队伍建设 | 15 | 5 | 5 | 100 | 3 | 3 | 100 | 7 | 7 | 100 |
合 计 | 40 | 25 | 25 | 100 | 3 | 3 | 100 | 7 | 7 | 100 |
4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本项目预算总资金2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15万元,行业企业投入95万元,学校自筹等建设资金70万元,具体建设资金执行情况,见表4所列。
建设内容 |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 |||||||||
合计 (万元) | 中央财政 (万元) | 行业企业 (万元) | 其他 (万元) | |||||||
预算 金额 | 完成 金额 | 比例(%) | 预算 金额 | 完成 金额 | 比例 (%) | 预算 金额 | 完成 金额 | 比例 (%) | ||
虚拟仿真实验室 | 30 | 30 | 30 | 100 | 0 | 0 | — | 0 | 0 | — |
西门子自动化技术实训室 | 203.06 | 50 | 50 | 100 | 90 | 93.26 | 103.6 | 50 | 59.8 | 119.6 |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室 | 30.6 | 10 | 10 | 100 | 5 | 5 | 100 | 15 | 15.6 | 104.0 |
实习意外 伤害保险 | 10.1 | 5 | 5 | 100 | 0 | 0 | — | 5 | 5.1 | 102.0 |
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 | 10 | 10 | 10 | 100 | 0 | 0 | — | 0 | 0 | — |
实训实习耗材补贴 | 10 | 10 | 10 | 100 | 0 | 0 | — | 0 | 0 | — |
合 计 | 293.76 | 115 | 115 | 100 | 95 | 98.26 | — | 70 | 80.5 | 104.9 |
五 存在的问题
1.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专业教师队伍虽然经过较大力度的培训和建设,但是其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与专业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要在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上下功夫,打造出在行业内知名的教学团队。
2.服务产业升级、产业发展的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尽管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培训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在实验室建设,科研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投入。
3.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中职生源多样,来自不同的学校,教学水平不同,教学内容以及开设课程存在较大差异,课程设置不易衔接,分层分类培养的工作还要加强。
六 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1.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力度,着力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师资队伍职业道德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社会服务能力,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和梯队建设。
2.继续加大专业资源库建设。建立网络课程,以满足学生网上学习的需要;建立无纸化教材,以满足技术、工艺更新的需要;建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平台,满足企业培训、在职人员继续学习的需要;建立图片库、资料库、视频库,满足教师备课资料不足的需要;建立专业标准库、课程标准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专业技能实训库,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3.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制订教学计划,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机、高效衔接的课程体系,探索基于学分互认的自主招生及对口单招等招生模式。以职教集团为依托,与几所中职学校签订协议,共同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第一线人才需求的变化,针对国家建设急需的产业领域,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的有机衔接,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制定课程标准,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