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评价方法——“过程考核”
在建立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突出基本技能训练效果的过程考核,按照内容应用性、时间全过程、方式多样性的原则,制定课程学习成绩考核评定办法,评定学生学习的效果。
图14 课程成绩考核结构图
路基工程施工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表16
考核项目 | 权重 | 考 核 方 法 |
知识考核 | 40% | 考试试卷 |
能力考核 | 40% | 技术文件批阅、答辩、技能考核 |
态度考核 | 20% | 提问、考勤 |
4.3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建设成效
4.3.1校内专业教师队伍
校内专业教师队伍由12名教师组成,其中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6人。专业教师队伍成员专业结构齐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以及双师素质结构均比较合理,具备较强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科学研究及服务能力,满足人才基本岗位及拓展岗位教学的需要。其中,高级职称4人(副教授3人,高工1人),占33.3%;硕士研究生学历9人(在读博士2人),占75%;双师素质教师7人,占58.3%。专业教师队伍中,承担了教科项目 5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篇。
通过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岗位实践、国内外职业教育观念学习培训以及主持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室建设等工作,骨干教师的专业岗位复合能力、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及其教学实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也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教师基本情况表 表17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最后学历毕业学校、专业、学位 | 教龄 | 现从事专业 | 拟任课程 |
1 | 沈建康 | 男 | 50 | 副教授 | 山东矿业学院 矿井建设 学士 | 30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路基工程施工 建筑力学 隧道工程施工 |
2 | 杨时秀 | 男 | 58 | 高工 | 西安公路学院 道路桥梁工程 学士 | 8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公路监理实务 |
3 | 芦 军 | 男 | 40 | 讲师 | 重庆交通学院 桥梁结构工程 学士 | 15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桥涵基础工程施工 |
4 | 刘颀楠 | 男 | 38 | 副教授 | 重庆交通学院 公路与城市道路 硕士 | 10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路基工程施工 公路工程施工 |
5 | 王琛艳 | 女 | 37 | 讲师 | 重庆交通学院 道路与铁道工程 硕士 | 8 | 公路监理 | 路面工程施工 软土地基处冶 公路施工组织 |
6 | 靳会武 | 男 | 40 | 副教授 | 中国矿业大学 岩土工程 硕士 | 11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公路工程计量与计价 工程制图 |
7 | 魏建军 | 男 | 37 | 副教授 | 重庆交通学院 结构工程 硕士 | 8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公路监理概论 |
8 | 盛 超 | 男 | 35 | 讲师 | 东北林业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 硕士 | 4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结构设计原理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 |
9 | 王红英 | 女 | 30 | 讲师 | 中科院武汉所 岩土工程 硕士 | 2 | 公路监理 | 公路工程合同管理 公路工程进度控制 公路工程质量控制 |
10 | 鲍英基 | 男 | 24 | 讲师 | 长安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 硕士 | 1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公路工程投资控制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
11 | 白 洋 | 男 | 27 | 讲师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交通规划与管理 硕士 | 2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建筑力学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
12 | 崔蓬勃 | 男 | 27 | 讲师 | 石家庄铁道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 硕士 | 2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工程制图 路基工程施工 |
4.3.2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企业兼职教师和实践导师(师傅)组成的企业教师队伍,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施工与管理经验,对于在施工条件复杂多变的工程项目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实践教学需求,,分别与吴江明市港道桥工程有限公司、无锡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江南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东南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等21家施工企业签订了实训基地建设协议,建立了一支由86人组成的实训、顶岗实习的企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制定了《实践导师聘任与管理办法》、《专题讲座教学管理办法》、《顶岗实践指导与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并在校企联合进行理论教学、顶岗实践等活动中,校企运行磨合,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
4.4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项目建设成效
新建成了以《道路工程质量检测实训室》、《桥梁工程质量检测实训室》和《公路桥构造与工艺展示室》、《专业软件实训室》为核心的4个校内岗位能力实训基地,满足了专业群内《软土地基处理》、《路基工程施工》、《路面工程施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等职业岗位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需要。建筑材料实训增加沥青、沥青混合料的试验项目。并路桥11、12、13级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道路工程质量检测实训项目一览表 表18
实 训 项 目 | 实训方式 | 实训方法 |
密度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压实度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界限含水量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击实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EDTA滴定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粗集料冲击值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沥青混合料击实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粗集料磨耗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沥青混合料表面构造深度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沥青路面平整度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沥青路面车辙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沥青路面渗水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沥青路面摆式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试验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桥梁工程质量检测实训项目一览表 表19
实训项目 | 实训方式 | 实训方法 |
桥梁支座位移检测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桥梁挠度检测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混凝土强度检测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混凝土裂逢宽度检测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混凝土裂逢深度检测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钻孔灌注桩孔径检测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泥浆检测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混凝土结构内部检测 | 操作训练 | 现场操作、逐个练习 |
5.特色与亮点
特色一: “校企双元合作、三学期工学交替、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在校内进行生产性实训很难做到,因此,必须依据施工现场的施工项目、项目的特点和环境、施工企业的技术装备和工人技术水平等条件,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而校内的实训基地只能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工程测量和放线放样、各种原材料和集料的、工程质量的检测等基本技能。
因此,构建“校企双元合作、三学期工学交替、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 校企双元合作
学校(理论教学):学校专任教师组织本专业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企业(实践教学—“师傅+老师”双导师):学校为学生指定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学校老师负责联系实习实训企业,解决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遇到的问题;企业指派实习实训指导老教师——师傅,对学生认岗、跟岗、顶岗实习实训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
●三学期工学交替
将现有一学年二学期的学制,改成实行一学年三学期。具体做法是将第二学期在5月1日前后分为二学期。前二学年的第三学期在企业进行认岗、跟岗实习,认岗实习主要是了解施工项目部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跟岗实习主要是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岗位技能训练,掌握实际的岗位技能;第三年的二、三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这时学生已签订了就业协议或有就业意向单位,达到了预就业,学生根据企业给定的工作岗位进行岗位综合技能的实训。第一、二学年的一、二学期,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在学校进行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训的教学。
学生在企业施工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跟岗、顶岗实习,融入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双证融通
双证融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取得学历证书,而且必须取得职业岗位证书。
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改革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要求所有毕业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至少一个职业资格证书方能毕业。
●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会遇到各种专业上难题,发现自己存在问题。一可以在实习中学习,也可以回校后自己补习,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二充分利用二个暑假的时间,同学一方面利用假期继续实习,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的学费。一年级实习补助500~1000元;二年级实习补助800~1800元;三年级实习补助1500~3500元,最高达5000元。
发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在大一、大二实习时企业能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可以优选毕业生,重点进行培养,融入企业文化。企业本着为自己培养人才的态度,在培养方案论证、兼职教师选派、施工设备捐赠、实践教学组织等方面,全面积极参与。同时,在培养成本上提供分担。
在企业实践实施中,与吴江明市港道桥工程有限公司、无锡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东南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每个学生指派施工技术和管理骨干担任实践师傅,并根据工作任务和质量、出勤等方面给学生一定的补助。多数学生在师傅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基本能够独当一面,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技术人员。
学习针对性强: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能尽早地了解企业的施工与经营情况,融入企业文化,明确企业岗位要求,明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经过相关实践,学生对企业的历史文化、施工特色、发展前景,以及工程项目性质、施工条件、岗位任务及要求等等有了明确的认识,带着问题,带着具体任务和目标进行针对性学习,增强了岗位工作的适应性。
在路桥09、10、11级学生实习实践中,根据企业施工方向不同,承建的工程项目不同,以及企业岗位需求不同,学生分在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桩基础、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工程项目,从事工程测量、施工、试验、监理等岗位。承担着各自的工作任务,实现了工作能力训练与将来的岗位工作任务零距离对接。同时,学习目标的明确,也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动力。
校企优势互补:校企双元培养,学校负责学生对专业知识系统性,对教学管理进行计划和管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讲授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企业负责实习实训工作,师傅重点负责岗位工作的实践指导,传授施工经验、先进技术与管理等职业综合技能。从而实现了毕业即可顶岗。
特色二: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和以工作任务载体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以路桥施工企业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根据路桥施工企业施工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以道路工程施工、桥梁工程施工为主线,以路桥施工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整合工作任务,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如图14、15、16)。
6.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自11年9月上报方案以来,学校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提出了学分制和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经过半年多的调研,制订了12级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此方案执行四年,在实施过程中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充实。创建的新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教学内容的缺失和重复,这需要作必要的调整和整合;同时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出现,教学内容也必需进行更新,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接轨。
3、校企合作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方式要从现在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就业方面转变为服务地方经济和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保证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真正使校企实现双赢、共赢。
4、师资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要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技术能力的前提下,特别加强培养教师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能力。
7.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1、完善系统的保障机制,巩固和拓展建设成果。
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但是,相应配套的运行与管理制度并没有得到多循环的实践验证,制度之间还没有来得及磨合完善。因此,在完善人才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改革成果的同时,重点进一步完善保障成果的运行的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在务自独立的建设项目运行制度的基础上,以理论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及配套的考评制度建设为中心,统筹建立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专业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巩固建设成果。
2、突出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双赢、共赢的校企合作关系。
通过目前围绕“校企双元合作、三学期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心的校企合作平台,重点与徐州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徐州路兴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筹建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校企双方共建实体企业。为徐州市交通行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程职业能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在现有的教师队伍的基础上,除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工程技术能力外,特别要提高教师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能力。培养1~2名在本地交通行业有影响力学术带头人。